对制作微课的人来说,只看有多少人点开课程远远不够,能让大家从头到尾看完才是真本事。这时候,用数据来优化微课就特别有用。
1、看懂数据,找准问题
想优化微课,先得学会看数据。各个平台后台都有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就像“诊断报告”。拿播放进度数据来说,通过它能清楚知道观众是从哪里开始不看的。要是发现很多人在课程开头30秒就退出,那说明开场没吸引力;要是某个知识点讲解时,观众大量离开,就表示这个知识点讲得可能不太好。
2、优化内容,留住观众
知道问题出在哪,就能有针对性地优化内容结构。课程开头是关键,得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眼球。可以用一个让人好奇的问题、有意思的故事,或者生活里常见的现象开头,勾起观众的好奇心。讲解内容时,要保证逻辑清楚,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要自然。比如讲难懂的概念,别一上来就说定义,先从生活场景举例,让观众有个直观认识,再慢慢深入讲解。
3、把控节奏,增强吸引力
视频节奏快慢也影响着观众会不会看完课程。数据显示,节奏太慢、废话太多的微课,观众很容易中途离开。制作微课时,要精简内容,去掉多余的话和冗长的描述。重点内容可以放慢速度,多重复几遍、着重强调;辅助说明的内容快速带过就行。同时,巧妙利用画面切换、字幕特效,让视频更吸引人。
4、添加互动,提高参与度
在微课里加入互动环节也很重要。设置一些小问题、小测试,能让观众参与进来。数据表明,有互动的微课,看完的人比没互动的多很多。这些互动可以放在知识点讲完后,检验观众有没有理解,也能鼓励他们接着看后面的内容。
只要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行为,从内容结构、视频节奏、互动设计等方面优化,就能慢慢提高微课的完播率。这样一来,精心制作的微课就能真正帮到观众,让他们学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