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课后微课,要同时实现巩固知识和拓展思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1、拆分知识点,夯实基础
把课程重点知识拆分开来学习,效果更好。就拿数学几何图形课程来说,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有各自的性质,还有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可以拆成一个个小知识点。针对每个小知识点,准备基础练习题。比如给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让学生计算周长和面积,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能熟练运用公式,把图形的基本概念记得更牢。
2、设置进阶任务,锻炼思维
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安排进阶任务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还是以几何图形为例,给出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思考怎么把它分割成学过的规则图形,再去计算面积。这种题目不能直接套公式,需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锻炼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3、把控时长,图文语音结合
微课时长要控制好,不能太长,内容简洁清晰才合适。可以把知识点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的方式展示,讲解时配上语速适中的语音,方便学生理解。在微课结尾,做个知识总结,把重点内容再梳理一遍,加深学生的印象。
4、增加互动,及时反馈
加入互动环节能提升学习效果。在微课结束后,设置一些选择题、判断题,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学生答题后,马上给出反馈,答对了给予肯定,答错了详细解释错误原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5、结合生活,加深理解
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能让抽象知识变得好懂。比如讲物理力学知识时,以骑自行车为例,分析骑车过程中力是怎么作用和保持平衡的。这样一来,学生能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仅理解得更透彻,还能发现知识在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学习的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通过这些设计方法,课后微课就能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思维的得力助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