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分类:其他 | 上传于: 2020-02-06 05:15:44
1."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
2009年4月
昆明
" 2."提纲
什么是复合形的图书馆
什么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复合形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进展
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结语
" 3."什么是复合形的图书馆
Hybrid library1996年首先由英国图书馆学专家S. Sutton提出
罗映红在《复合图书馆管理模式探讨 》汇集了众多的说法:
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成员和电子图书馆计划主任路斯布里奇(Chris Rusbridge)的观点:“复合图书馆旨在将各种各样的技术融合到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并探索在电子和印刷共存的双重环境下将系统和服务结合起来的集成系统服务。”
Birming-ham大学的平菲尔兹(Stephen Pinfields)教授认为,“复合式图书馆既不是仅包含纸质资源的传统图书馆,也不是仅包含电子资源的虚拟图书馆,而是界于二者之间,是一个将印刷与电子、本地与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集成于一体的图书馆。”
" 4."台湾学者有称为“综合图书馆”,认为是传统图书馆与电子图书馆之间的过渡,“电子资源与传统形式(如纸本)资源并同使用,协助读者进行资源探索与资讯使用”。
国内一般称为“复合图书馆”,也有叫“混合式图书馆”。
孟广均先生说: 目前就我所看到的图书馆,几乎全是“混合式”的图书馆……。在混合式的图书馆中,印本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并存,其相应的服务也并存。目前,海外图书馆界在谈论发展整合系统,就是力求将现有的各种媒体、作业、服务和信息技术合而为一的整合系统(集成系统)。
" 5."定义
单一形的图书馆:
以纸质文献的采集、整理、保存、提供利用为主要对象的图书馆
复合形(Hybrid)的图书馆:
同时以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采集、整理、保存、提供利用为主要对象的图书馆
" 6."复合形图书馆的特点:既保持着传统图书馆的形态、功能和优点,又不断朝着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兼备信息技术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
" 7."面临的问题:
经费不足
如何确定印刷型和电子型资源在复合图书馆中的比重
馆舍紧张、设施落后
如何解决转型期在传统图书馆建设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上的冲突
人力资源匮乏
如何实现更自动化的管理
体制和机制不适应
如何有效地活用现有的人员、设施和技术去组织一个高效率的、集成服务的图书馆
" 8."什么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的意义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实现其使命的基础条件
文献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文献资源建设的目标
按照图书馆所服务对象的需求采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形成本单位的文献信息体系
保持文献资源的可获得性,作为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
" 9."什么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纸质文献资源
非纸质非网络文献资源
网络文献资源
什么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是图书馆安身立命之本
按照一定的方针有计划地采集文献资源
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有序地组织文献资源
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不断地优化文献资源
" 10."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
美国图书馆学家G. E. Evans认为,藏书发展是指弄清楚图书馆所服务人群的情报需求,制定规划收集文献,克服馆藏中的薄弱环节,保持馆藏活力,以保证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
国内学者汪冰认为,藏书发展是指在分析社区和读者需求、评价馆藏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藏书发展政策,使图书馆藏书的输入输出达到最佳状态的一种过程。
“藏书发展的内涵非常广泛,从图书馆社区分析和读者研究、藏书发展政策的制定,到图书的选择与采访和藏书的评价、剔除、维护,再到合作藏书发展与资源共享都是其研究范围。”
" 11."收集整理
收集
整理
典藏
订购
选购
邮购
委托代购
交换与接收
征集与复制
调拨
登记
著录
分类
主题标引
目录组织
书库划分
文献排架
书刊装修
清点剔除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
" 12."文献资源建设观念的变化
从馆藏建设(藏书发展)到文献资源建设
从纸质为主到纸质与非纸质(数字)兼顾
从重拥有到拥有与获取并重
从单馆保障到整体保障乃至全球保障
从忽视知识产权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从满足读者需求到维护读者权利
" 13."实务的变化
收集内容:纸本书刊 电子书刊 数据库 网络资源
收集性质:购买介质/购买使用权(永久使用、按期限使用、按次或数据量使用) 采集
购买方式:单馆购买 集团购买 委托代购/招标
购买技术:现购 订单 纲目配售 网络选购
" 14."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特色化与协调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前瞻性原则
" 15."文献资源发展政策 即藏书发展政策(Collection Development Policy,也译为馆藏发展政策、藏书发展方针、藏书建设方针)
含义与作用
指图书馆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做出选择和保存决策的指南,是图书馆规划馆藏发展,合理安排购书经费的基本依据。
作用: ⑴促使管理人员和采访人员关注图书馆的总目标与藏书发展的专门目标;⑵尽量减少文献选择中人为的偏见;⑶明确藏书发展的责任界限;⑷为新的采访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供工具;⑸作为采访人员的工作指南;⑹为采访工作的经费分配提供依据;⑺向所有的用户和工作人员表明藏书发展与管理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 。
" 16."基本特点:
⑴指导性。是藏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⑵系统性。对藏书发展进行整体谋划,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⑶层次性。系统内各部分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思路;
⑷可操作性。对各种类型文献建设提出具体的操作原则和要求;
⑸连续性。政策一经确定,将不因人员更换而改变,保持政策的承接性;
⑹动态性。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动态地进行修订;
⑺前瞻性。着眼现在,放眼未来 。
" 17."内容与范围
明确图书馆现有馆藏的范围、性质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精心设计和规定各相关主题领域中现实馆藏和重点收藏的深度和广度,阐述图书馆基本的选书原则和选书标准。
包括两部分内容:(1)制定政策的现实基础和客观依据,包括对社区和用户需求、馆藏现状、图书馆的任务和发展目标的分析和评价;(2)各项具体政策,由文献选择与采访政策、经费分配政策、藏书发展纲要、藏书管理政策、藏书保护政策、藏书剔除政策、藏书评价政策、合作藏书政策、馆际互借与资源共享政策等九个方面构成。这两部分内容与有关附录一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18."制定依据与程序
依据所服务读者的需求,如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等等。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馆内馆外结合。
文件编写框架
(1)序言;(2)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3)图书馆的任务及藏书现状与发展目标;(4)藏书发展纲要;(5)文献采访的基本原则和方针;(6)各类型文献的选择标准;(7)选书工作的组织与选书者的责任;(8)书刊交换与接受赠书;(9)经费预算;(10)藏书管理。包括藏书剔除、藏书保护和藏书评价三方面;(11)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
分级理论的应用
" 19."复合形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修订文献资源发展政策
重新确立藏书发展目标。优化藏书结构,逐步加大电子文献的比重,重点建设特色化馆藏资源;
合理安排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比例,实现两种资源的最佳配置。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弥补馆藏的不足;
积极合作,共同制定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政策,积极参与各级各类重要的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
制定合理的经费分配政策。合理安排各种类型文献的经费比例,充分考虑馆际互借和在资源共享中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费用。
制订文献资源建设规划与计划
中长期规划
年度计划
预算
" 20."组织机构
机构重组
成立文献资源建设部,统一处理和文献资源建设的业务
流程再造
针对不同载体资源和不同采集方式确定相应的工作程序
岗位职责划分
按大的学科范围划分采访业务人员的岗位,建立学科采访馆员制度,与选书专家和参考馆员合作
" 21."人员素质要求
能够把握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各种文献资源的采购特点
具备某一重点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决策能力和网上信息的调查、评价、选择能力
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熟练的业务技能
" 22."纸质信息资源建设
纸质信息资源的选择
选择依据与标准
选择方式
纸质信息资源的采集
代理商的选择
其他采集方式
非纸质非网络文献资源建设
" 23."网络文献资源建设
数据库的购买
多种方式(购买介质、购买使用权、单馆购买、多馆联合购买)
多种价格模式
按IP(site)
按学生数
按使用(检索、下载)量
按订购品种
按并发用户数
以上数种模式的混合
" 24."特色库的自建
选择加工对象
比较优势
突出特色
选择加工平台(硬件、软件、管理模式)
选择加工方式
扫描
OCR识别
录入
" 25."电子教学参考资料
学位论文
导航库
专家库
成果库
文库
预印本库
" 26."坚持共建共知共享
标准化(通信协议、元数据、编码方法、压缩格式)
互操作性(数据层面、协议层面、应用层面)
一次加工多次使用
重视成本效益
精打细算,不做无谓的投入
长期使用,保证可获得性
保障资源安全
长期保存(技术迁移、介质损坏、内容改变)与保护(容灾)
知识产权保护(DRM,保护别人的权利,保护自己的权利
" 27."电子全文数据库的选择
收录学科范围
数据库的权威性和学术价值
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数据标引质量
用户检索界面
输出功能
更新速度
价格
" 28."文献资源的整合
馆藏文献资源的整合(不同地址、不同类型、不同载体)
虚拟文献资源的整合(资源列表、学科导航、无缝连接)
馆藏文献资源与虚拟文献资源的整合(书目和全文、纸本和电子、不同的数据库)
" 29."文献资源建设的评价
文献资源评价的概念、意义
文献资源评价的标准
利用率(简单的办法:相对单次使用的费用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需求满足率
用户满意度
文献资源评价的方法
用户调查(定性)
统计数据(定量)
横向比较
" 30."文献资源建设的优化
调整政策
优化决策
剔除
" 31."对若干现实问题的探讨
采购和数据加工的外包问题
折扣问题
教学合格性评估问题
电子书计量问题
" 32."需注意的问题
资源建设中的突击花钱
集团采购中的盲目攀比
资源的“麦当劳”化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
业务外包的质量控制和效益评估
" 33."关于图书馆资源共享
" 34."资源共享的目的
从宏观上来看,
图书馆所具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读者(用户)的需求是无限的
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尽可能做到最大限度去满足
途径:资源共享
" 35."资源共享的目的(2)
就单个馆来看,参与资源共享,可以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发挥效益
减少支出
改善服务
" 36."资源共享的含义
互通有无
文献
信息
分担投入
智力
财力
" 37."资源共享的实施
管理体制
集中
分散
集中加分散
运行机制
政府投入
成员分担
混合模式
" 38."资源共享的形式
共享书目资源
共享文献资源
共享人力资源
共享系统平台
共享存储空间
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um,也叫图书馆集团)和图书馆联盟的国际联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Library Consortia)
" 39."技术进步促进了资源共享
卡片目录
书本目录
机读目录
馆际互借
文献传递
系统平台
协同咨询
" 40."与共享有关的几个问题
知识产权问题
在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有强化的趋势
图书馆资源共享活动应注意维护知识产权
同时也应维护图书馆和读者的合法权益
重要的是维持知识产权人和知识使用者之间权利的平衡
" 41."收费问题
图书馆资源共享要解决成本开支
在没有外来投入的情况下收费是必然选择
在同一系统内收费标准应尽可能统一
对读者的收费各馆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 42."标准化问题
资源共享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遵循统一的标准
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尤其需要标准
标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要在实践中完善
标准是妥协的产物,但标准产生后具有强制性
" 43."国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新进展
Open access开放获取运动
网络环境下学术界传播及出版学术信息的一种新的方式。该运动允许人们自由获取公众网上的学术文献,对这些信息进行包括阅读、下载、拷贝、传播、检索等处理。网络科学信息的类型有:期刊目次及全文、学位论文、学术报告、学术索引、教学资料、参考工具资料等。
原因:出版巨头垄断价格,牟取暴利。
" 44."做法:
1.自行典藏(Self-Archiving),又称BOAI-1模式;
2.发行公开获取的期刊(Open-access Journals)(后延伸发行其他出版物),又称BOAI-2模式。
(详见黄凯文的文章:《网络科学信息的公开获取运动》)
" 45."自行典藏:
通过相关的辅助工具软件,收集科研人员的学术信息并以数字形式存放在公众可自由获取的网上电子典藏平台/服务器。自行典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机构创建的机构资料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另一种是按学科创建的学科资料库(Disciplinary repositories)。
" 46."自行典藏常用的系统软件:
美国加州大学开发的eScholarship,荷兰国家图书馆等开发的DARE、荷兰提尔伯格大学开发的ARNO,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开发的Eprints、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与美国惠普公司联合开发的Dspace、由瑞士Jean-Yves Le Meur等开发的CDSware、荷兰科技信息服务研究所开发的I-TOR、埃森大学开发的MyCoRe(University of Essen)等 。
" 47."Dspace
MIT和HP合作完成。
运行在Linux和Unix平台上 48.遵循BSD协议的开放源代码系统。
设计目标:内容管理发布系统。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设计特点:支持任何数字格式、层次结构、访问控制、保存、永久标识符。
" 49."Fedora
由Univ. of Virginia and Cornell开发;其后由Mellon基金会支持VTLS提供软件包的进一步完善和技术支持。遵循Mozilla协议的开放源代码系统。
使用对象更倾向于计算机学科人员。
设计特点:提供API接口来添加和访问资源;采用数字对象框架(DOA)进行整体设计。
" 50."开放获取涉及数字资源类型一览
文献(技术报告、会议论文、预印论文)
图书
学位论文
数据集
计算机程序
视觉、模拟模块
多媒体出版物
电子刊物
书目数据
图片
视听资料
格式化的数字收藏
电子教学资料
网页
管理资料
" 51."代表性站点
DOAJ
SciELO
BioMed Central
SPARC
eScholarship
Euclid
PubMed
PNAS
HighWire Press
"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科学信息“公开获取运动”在中国内地的发展目前还在起步的阶段,其中电子预印本发展得比较快速,出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www.paper.edu.cn)、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http://prep.istic.ac.cn)、奇迹文库(http://www.qiji.cn)等比较著名的预印本网站,并且建立了一些国外电子预印本的中国镜像站,如中国数理科学电子预印本镜像库(http://xxx.itp.ac.cn/);在香港,香港科技大学采用Dspace系统建立了自己的IR,但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OA期刊。
" 63."加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措施
一、兼顾纸本和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已发布《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
二、加强文献资源建设规划( 正拟订《高等学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方针指南》)
三、实行文献资源集中采购
" 64."为什么要实行文献资源集中采购
" 65."背景和意义
高校图书馆采购经费主要为国家财政投入,按照规定应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整顿图书市场秩序,反对商业贿赂
规范图书馆采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监督和防范,保护从业人员
" 66."现状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实行文献集中采购
有关部门正在拟定规范高校教材、图书选择和购买工作的文件
实行文献集中采购的两大措施:
纸本文献通过招标选择主要供应商
数字文献采取单一来源集团购买谈判
" 67."纸本文献资源的集中采购
" 68."做法
各校做法不一致
凡是以图书馆为主操作的学校工作相对受影响不大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文献资源建设专业组起草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并已发布
" 69."高校图工委网址: www.tgw.cn
" 70."关键内容
明确文献集中采购的方式和组织
规范文献集中采购的流程和做法
加强监督
" 7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文献集中采购可有以下几种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
根据高等学校文献采购的实际情况,还可采用采购备案制,即授权图书馆自行决定采购方式,按照规定的程序在学校集中采购管理部门登记备案,以备案方式进行监督管理。采购备案制适用于集团采购和一定经费额度以下的零星采购。
" 72."各校应成立由图书馆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如:集中采购中心、财务、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文献集中采购委员会,负责确定各类文献应该采取的集中采购方式及其基本操作方法,组建文献招标评标小组和谈判(询价)小组。
评标(谈判、询价)小组中,具有较丰富的图书馆文献采购经验的专业人员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图书馆文献采购工作的业务负责人必须参加,其他成员可以从校内图书资料专业人员中遴选,也可吸收校外文献采访专家参加。
" 7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采购招标工作必须按照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订合同等基本程序进行。
" 74."问题分析
招标的标的是什么
低价中标还是综合评标
成本和效率
文献资源建设质量
部分业务外包
" 75."数字文献资源的集中采购
" 76."数字文献资源的集团购买
发端于CALIS的引进数据库
已经在高校图书馆普遍实行
近十年来取得了良好效益
" 77." 到2006年5月为止,CALIS已组织69个引进数据库集团,其中文摘索引数据库集团16个,电子期刊数据库集团34个,电子图书数据库集团6个,事实型数据库集团11个,其它数据库集团2个。全国共有615个高校和科研机构、3 78.512个馆次参加了集团采购,其中高校系统564个高校、3 79.401个馆次。
" 80." 共购买数据库283个,其中文摘索引数据库126个,电子期刊数据库80个,电子图书数据库21个,事实型数据库52个,其它数据库4个。购买29 81.703种(去重后约23 82.000种)、约400万份全文电子期刊,8 83.557种、约30万份会议录, 150 84.176种、约1200万册电子图书(包括学位论文)。平均回溯年限大约15年左右。
" 85."历年参加CALIS集团的成员馆数量
" 86."近三年数字资源集团引进总费用
" 87."
各省高校参加集团采购电子资源统计
" 88."各省高校参加集团采购电子资源统计(续)
" 89."CALIS集团使用量(2003-2005年)
" 90."节省经费
根据复旦大学图书馆编制的“全国高校图书馆进口报刊预定联合目录(2006年)”,102个高校和国家图书馆共订购14 91.407种、45 92.406份外文纸本期刊,如果按每种¥5 93.000元计算,则订购这些纸本期刊需要¥2.27亿元
2006年CALIS引进电子资源的集团,共购买29 94.703种(去重后约23 95.000种)、约400万份电子期刊,8557种、约30万份会议录,150 96.176种、约1200万册电子图书(包括学位论文),数据库费用和捆绑纸本期刊的费用约为¥4.65亿元
CALIS集团价格大约是数据库商国际价格的30-40% ,节省7亿元以上
建立了32个镜像服务站点,租用CERNET专线,节省国际流量费
" 97."211高校参加集团采购电子资源统计(2005年数据)
" 98."211高校参加集团采购电子资源统计(2005年数据)
" 99."部分数据库的集团采购价格与海外价格比较
" 100."" 101."读者认为电子资源对科研、教学和学习的重要程度
" 102."读者认为电子资源的优越性的主要体现
" 103."中国作者论文发表情况
" 104."改进措施
制定并报批《CALIS引进资源集团采购管理办法 》
修订《CALIS引进资源工作规范 》
聘任CALIS引进资源工作组和谈判小组成员
参加的高校与CALIS管理中心签署委托协议
" 105."集团采购的最终方案上报教育部高教司备案监督。
为满足各成员高校招投标管理需要,集团采购方案通过、由数据库谈判小组签字盖章后,可等同于招标结束后的中标通知书使用。
" 106."结 语
" 107."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事关学校教学科研的大局,有其客观规律,需要加以认真研究和实践,不可掉以轻心,不能一蹴而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采访工作不够规范、普遍收受供应商的回扣等问题。
" 108."在上级领导下,高校图工委已经就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提出了指南,CALIS已着手改革集团引进数据库的办法和程序,有关部门也在拟定规范高校教材、图书选择和购买工作的文件。
高校图书馆应当以此为契机,制订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供应商选择的办法和程序,建立和落实监督机制,在新的环境下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