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动画时,不少人一开始就想画复杂动作,结果画面僵硬没生气。其实问题出在没掌握底层逻辑,今天就聊聊动画里那些得吃透的基本原理,帮你避开新手常踩的坑。

搞懂动画第一步!动画基本原理有哪些?收藏备用图片

1、让画面“站得住”的秘密

画角色走路,脚刚抬起来身体就跟着前倾?这会显得假。真实运动里,动作有先后顺序,比如人往前迈步,总是脚先动,接着胯部转动,最后肩膀才跟上。这种“跟随动作”原理,能让画面有层次,就像甩鞭子,鞭梢总是最后才有反应。

还有“预备动作”也关键。比如角色要跳起来,起跳前会先下蹲;要出拳,胳膊会先往后收。缺了这个缓冲,动作就像被按了快进,看着突兀。观察生活里的动作,总能发现这些藏着的预备信号,动画里照搬过来,画面就会自然很多。

2、让动作“有重量”的技巧

画同样的抬手动作,小孩和壮汉的画面处理肯定不一样。壮汉抬手慢,下落快,因为肌肉发力有惯性;小孩动作轻,可能带点弹跳感。这就是“重量感”的体现,通过调整动作速度和幅度实现。

搞懂动画第一步!动画基本原理有哪些?收藏备用图片

3、速度变化也有讲究。物体下落时,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快;刹车时,车子会慢慢减速直到停下。这种“加速度与减速度”的规律,能让观众感受到力的存在。画的时候别让动作匀速进行,适当加减速,画面立刻就有了张力。

4、让角色“会说话”的细节

角色生气时,不光是皱眉瞪眼,可能拳头会握紧,身体微微发抖;开心时,肩膀会放松,脚步都带点轻快。这些“次要动作”能让情绪更饱满,就像人说话时会不自觉摆手,动画里加对细节,角色立刻鲜活起来。

另外,动作不是越满越好。比如角色说完一句话,留零点几秒的停顿,让表情多停留一会儿,观众才能接住情绪。这种“停顿”的运用,就像说话时的换气,少了会让人觉得喘不上气。

现在回头想想,动画基本原理有哪些?其实都是从生活里提炼的规律。把这些原理练熟了,画出来的东西才会让人觉得“对味儿”。

搞懂动画第一步!动画基本原理有哪些?收藏备用图片

要是觉得理论太抽象,想上手试试,推荐用万彩动画大师。里面有现成的动作模板,能直观看到原理怎么应用,新手跟着调调参数,很快就能画出流畅的动画,对理解这些基础原理特别有帮助。

万彩动画大师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animi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