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乐器时总遇到学生卡壳的情况,比如小提琴揉弦动作总做不到位,钢琴和弦转换慢半拍。这些演奏难点光靠嘴巴讲,学生听着糊涂,自己说着也费劲。后来发现,用动画做音乐微课是个好办法,尤其在破解演奏难点上,效果比想象中好得多。
就拿吉他按弦来说,新手总搞不清手指到底该怎么放。对着乐谱讲半天,学生还是一脸茫然。换成动画就不一样了,把左手按弦的动作拆解成慢镜头,每个手指的运动轨迹用彩色线条标出来,琴弦振动的幅度也用动态波纹显示。学生看着屏幕里的动画,哪根手指该先动,按在哪个品丝旁边,一目了然。之前要重复讲十遍的内容,现在看一遍动画就有概念了。
吹奏类乐器的气息控制也是个老大难。口型不对、气息不稳,吹出来的音要么刺耳要么虚弱。直接示范的话,学生很难看清口腔内部的变化。动画就能把口腔结构画出来,舌头的位置、气流的走向用箭头标得明明白白。配合着实际演奏的音频,学生边看动画边模仿,很快就能找到感觉。有个学生练长笛总漏气,看了动画里气流如何贴着笛壁流动的演示,当天就掌握了窍门。
节奏问题更是让不少学生头疼,尤其是复杂的切分音和连音。对着节拍器练习时,学生常被忽快忽慢的节奏带跑偏。动画可以把不同节奏型变成跳动的图形,切分音用长短不一的方块表示,连音用流畅的曲线连接。图形跳动的速度跟着节拍走,学生看着屏幕上的动画打拍子,慢慢就能找到节奏的内在逻辑。之前有个弹钢琴的孩子总把三连音弹成平均的三拍,看了动画里三个小圆点如何均匀挤在两拍时长里的演示,没多久就改过来了。
其实很多演奏难点,不是学生不够努力,而是抽象的动作和感觉不好描述。音乐微课动画短视频制作刚好能填补这个空缺,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技巧,变成能看能学的动态画面。学生对着动画反复琢磨,再结合实际练习,突破难点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要是想试试这种方法,推荐用万彩动画大师。里面有不少现成的音乐元素和动作模板,不用从零开始画。调整一下参数,就能做出贴合演奏场景的动画,操作起来也不复杂,很适合老师自己动手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