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虚词   分类:其他 | 上传于: 2019-11-14 21:07:24

1." 常用虚词
" 2."马氏云:“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唯一助它字之态者曰虚字。”
" 3."第一讲 
代词与“之 、 其、  然”
" 4."一、之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④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论语·公冶长》)
⑤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病梅馆记》)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
" 5."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①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也?何兴之暴也!(《史记·项羽本纪》)
③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 6."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②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 7."4.结构助词,用在主谓结构中间。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②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左传·僖公四年》)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 8."5.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起强调介宾词组的作用。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孟子·滕文公》
②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墨子·公输》)
" 9."6.用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
" 10."“之”的音节助词用法
①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②吾子勉之。(《左传·成公二年》)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 11."二、其
副词
①其是之谓乎?
②其李将军之谓也?
③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④欲加之罪,其无词乎!
⑤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12."三、然
(一)“然”的连词用法
1.表示转折关系 
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2.表示承接关系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
" 13."(二)“然”的助词用法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③田忌忿然作色……《孙膑兵法·威王问》
" 14."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
" 15."其它用作形容词词尾的词
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论语·乡党》)
" 16."第二讲  
连词与“ 而  则  且  虽 因”
" 17."一、而
(一)“而”的连词用法
1.表示并列、顺承联系
①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史记·陈涉世家》)
③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劝学》)
④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⑤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18."2.表示修饰关系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荀子·劝学》)
②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 19."3.表示主谓关系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②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
" 20."4.表示目的关系。
①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②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战国策·楚策一》)
" 21."5.表示转折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吕氏春秋·察今》)
" 22."6.表示假设关系,
①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②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清稗类钞·冯婉贞》)
③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
(《柳宗元·捕蛇者说》)
" 23."二、则
“则”字的连词用法
1、表示承接关系
①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隐公元年》)
②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天论》)
③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沈括《活板》)
" 24."①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僖公三十三年》)
②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论语·微子》)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荀子·劝学》)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 25."2、表示假设关系
①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晋灵公不君》)
②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韩非子·定法》)
③公子则往,群臣之子敢不皆负羁以从。(《左传·定公八年》)
④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项羽》)
" 26."3、表示转折关系
①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 27."4、表示让步关系
①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②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
" 28."5、表示选择关系
①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庄子·秋水》)
②齐国之诸公子,其可辅者,非公子纠,则小白也。(《韩非子·说林下》)
" 29."三、且
(一) “且”的连词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
①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滕文公上》)
②河水清且直猗。(《诗经·魏风·伐檀》)
③(李陵军)且引且战,连斗八日。(《史记·李将军列传》)
④且驰且射。(晁错《言兵事疏》)
" 30."2、表示递进关系
①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 31."3、表示选择关系
①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史·郦生传》)
" 32."4、表示让步关系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项羽本纪》)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师说》)
" 33."四、虽
(一)表示假设关系
①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柳宗元《捕蛇者说》
" 34."(二)表示转折关系
①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本纪》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 35."(三)虽然
①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不真懂得道理)(《孟子·滕文公上》)
②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
" 36."第三讲   
介词与“于  以  为  与 因”
" 37."一、于(於)
(一)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位等
①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②遂置姜氏于城颖。(《左传·隐公元年》)
③青取之于蓝。(《荀子·劝学》)
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五蠹》)
" 38."(二)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方面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论语·颜渊》)
②余将告于莅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莫若遣心腹自结于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 39."(三)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 40."(四)引进比较的对象。
①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项羽本纪》)
" 41."二、以
(一)“以”的介词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 42."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③明法度,定律令,借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
" 43."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44."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 45."5、引进所率领的人员。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 46."(二)“以”的连词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
①主严以明,将知以武。(国君严厉而英明,战将明智而勇敢)(《战国策·楚策一》)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 47."2、表示承接关系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举着火把进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48."3、表示目的关系、结果关系
①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②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 49."4、表示因果关系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僖公三十年》)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魏公子列传》)
" 50."5、表示修饰关系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②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刺客列传》)
" 51."6、连接方位短语,一般不译。例如: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史记·陈涉世家》)
" 52."三、为
(一)“为”的介词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庖丁解牛》
" 53."2、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 54."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目的。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荀子·天论》)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货殖列传》)
" 55."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 56."(二)“为”的连词用法
1、用在假设复句中
①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见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傅一人过王而行。(《说苑·奉使》)
" 57."2、用在因果复句中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史记·留侯世家》)
" 58."(三)“为”的语气词用法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 59."四、与
(一)“与”的介词用法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庸耕。
(《史记·陈涉世家》)
②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孟子·梁惠王下》
③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孟子·滕文公上》)
④后若有事,吾与子图之。《国语·吴语》
" 60."(二)“与”的连词用法
①句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国语·越语上》)
②知可以战与不可战者,胜。
(《孙子·谋攻》)
" 61."(三)“与”的语气词用法
①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②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论语·子罕》)
" 62."五、因
(一)“因”的介词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旧唐书·魏征传》
②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又有惧溺而自沉者,其为矫枉防患之虑,岂不过哉?(《陆宣公集》)
" 63."2、表示“经过”、“通过”。
①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史记·伍子胥列传》)
②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使韩安国因长公主谢罪太后。(《史记·梁孝王世家》)
" 64."3、表示“乘”、“趁”、“凭借”、“依据”等意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③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孙子·虚实》)
④因人成事者。(《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65."第四讲 
词头与词尾与“也  矣  乎  哉  夫”
" 66."一、也
(一)用于句末的“也
1、用在判断句末尾,表示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
①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②死生,昼夜事也。(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③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韩非子·五蠹》)
" 67."2、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肯定语气。
①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
(《荀子·劝学》)
③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
(《韩非子·五蠹》)
④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 68."3、用在祈使句和感叹句末尾,使祈使和感叹语气更加肯定和强烈
①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③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朔传》)
④天下奇才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69."4、用在疑问句末尾,表示对疑问的肯定,起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
①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
②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说难》)
" 70."5、用在复句中最后一个分句的末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虽杀臣 71.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僖公三十年》)
④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左传·庄公十年》)
" 72."(二)用在句中的“也”
1、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②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隐公元年》)
③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 73."2、用在状语之后,表示停顿语气。
①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②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滕文公上》)
" 74."3、用在复句中前一分句之后,表示分句间的停顿,使语气舒缓。
①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②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墨子·公输》)
" 75."二、矣
(一)“矣”字用在叙述句尾
1、表已然语气
①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履,未绝鼓音。曰:“余病矣!”(《成公二年》)
②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 76."2、表将然语气
①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 77."(二)“矣”字用在描写句末尾
①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②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左传·僖公三十年》)
" 78."(三)“矣”字用在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③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 79."三、乎
(一)“乎”的介词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
①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 80."2、引进动作、行为关涉的对象
①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②利泽施乎万物。(《庄子·大宗师》)
" 81."3、引进用来作比较的另一方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 82."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襄公以师败乎人。(《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②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 83."(二)语气词“乎”
1、“乎”用在是非问句末尾
①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战国策·齐策四》)
②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 84."2、“乎”用在选择问句末尾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梁惠王下》)
" 85."3、“乎”用在特指问句末尾
①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四》)
②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86."4、“乎”用在反问句末尾
①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越语上》)
②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
③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庄子·秋水》)
④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⑤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 87."5、“乎”用在感叹句末尾
①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②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楚元王世家》)
" 88."6、“乎”用在祈使句末尾
①长铗归来乎!出无车。(《战国策·齐策四》)
②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同上)
" 89."(三)词尾“乎”
①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②巍巍乎若太山。(《吕氏春秋·本味》)
" 90." 四、哉
(一)“哉”用在感叹句末尾
①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②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③大哉,尧之为君!(《孟子·滕文公上》)
④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 91."(二)“哉”用在反问句末尾
①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 92."(三)“哉”用在疑问句末尾
①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苏轼《教战守策》)
②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 93."五、夫
(一)代词“夫”
1、表远指,相当于“那”。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2、表近指,相当于“这”。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 94."(二)语气词“夫”
1、“夫”用在句首
①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②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 95."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②故夫握而不见于手,含而不见于口,而辟千金者,珠也。(《管子·轻重甲》)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论语·季氏》)
" 96."2、“夫”用在句末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②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聊斋志异·促织》)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