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从零基础开始做科普小视频的创作者,我踩过不少坑,也总结出了一套实用流程。今天就以第一视角,跟大家聊聊如何做出受欢迎的科普小视频,帮大家少走弯路。

一、选题:从“自嗨”到“用户需要”
刚开始做视频时,我总选自己感兴趣的冷门知识点,结果播放量惨淡。后来才明白,好选题要兼顾“专业”和“受众需求”。我本身是学生物的,现在会聚焦动植物冷知识,比如“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既在我的专业范围内,又符合大众好奇心。另外,我会常刷平台热榜、看评论区,比如发现很多家长问“怎么给孩子讲宇宙知识”,就顺着这个需求做了系列视频,播放量直接翻倍。
二、脚本:让观众“看得下去”
以前我写脚本总像念课本,干巴巴的没人看。后来摸索出一个框架:开头用问句抓注意力,比如“你每天喝的水,其实藏着小秘密?”;中间把知识点拆成2-3个小点,每个点配个生活案例,比如讲“水的张力”时,举下雨天树叶挂水珠的例子;结尾加互动,比如“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水知识?评论区告诉我”。现在写脚本,我还会刻意避开专业术语,实在要用就立刻解释,比如提到“渗透压”,就说“简单讲就是水会往浓度高的地方跑”。
三、制作:用对工具省时间
做视频初期,我试过很多软件,直到遇到万彩动画大师才找到顺手的。它里面有现成的科学实验动画、动植物模型,我做“植物光合作用”视频时,直接拖素材就能用,不用自己画;操作也简单,加字幕、调特效都是拖拽式,新手也能快速上手。不过要注意,画面别太复杂,比如讲化学实验,我只突出试管和反应现象,背景用纯色,避免观众分心。

四、发布:细节决定曝光
之前我发布视频很随意,后来发现标题和时间很关键。标题要包含知识点,比如“3分钟搞懂:树叶秋天为啥变黄?”;标签我会加#科普小知识#自然科学这类热门的。发布时间我也摸出了规律,工作日晚上7-9点、周末下午发,这时候大家有空刷视频,初始播放量会更高。
如何做科普小视频?最后想分享两个万彩动画大师的省时功能:AI配音我常用,选个沉稳的男声,调整好语速,比我自己配音自然多了;AI智能成片更方便,上传脚本和素材,它能自动搭画面、加过渡,我只要稍作修改就能发,大大节省了时间。
万彩动画大师官方下载地址:https://www.animiz.cn/
